我的网站

导航切换
2020年7月14日   星期二

联系电话:
029-85392180

当前位置:专业介绍 >

石油化工技术专业(3+2)人才培养方案

油化工技术专业(3+2)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470204)

 

 

 

 

 

 

 

 

负责教研组:能源化工专业(群)

适用年级: 2021

编制人员: 王娟娟   冯雷雷(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主审人员: 王娟娟

 

 

 

 

 

 

 

一、学制及招生对象

(一)学制:五年。

(二)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三)招生类型:文理兼收。

二、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掌握石油炼制、石油产品检测和化工设备维护所必备的知识,具备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工艺操作与控制、石油产品分析、化工设备维护的能力,在石油化工、石油炼制等相关企业或部门从事化工生产、工程建设、产品检测及技术管理与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人才规格

1.素质目标

(1)思想政治素质: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识大局、尊法治、修美德;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安全、环境保护意识、职业道德,能够立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踏实进取,敬业奉献,善于合作,敢于竞争,勇于创新。

(3)人文科学素质:具有宽阔的视野、良好的科学思维品质、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能够正确认识社会、主动适应社会,有较强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4)身体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生活习惯,爱好体育运动,有一定的运动基础。具有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2.知识目标

(1)具有公共英语听、说、读、写基本知识和职业英语知识;

(2)具有文化基础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

(4)具有必须的分析化学、石油基础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

(5)具有化工制图与识图、电工与电子基本知识;

(6)具有化工生产单元操作、石油化工产品生产过程控制等基本知识;

(7)具有化工设备操作控制与维护的基本知识;

(8)掌握化工生产所需的相关基础知识;

(9)掌握石油化工产品分析检测的相关知识;

(10)掌握化工安全生产、化工生产工艺及技术管理、化工设备仪表使用维护等相关知识;

(11)了解化工行业发展动态,具有化工企业生产与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12)具有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安全生产的观念和基本知识;

(13)认同石油企业文化和工作方式,具有精益求精、科学务实的精神。

3.能力目标

(1)具有在化工生产一线进行开车、运行、停车等操作能力;

(2)具有调节控制化工产品生产过程的工艺参数,对生产状况进行分析判断能力;

(3)具有典型化工生产装备、化工设备及仪表的正确选用、操作与保养维护能力;

(4)能够对石油化工产品生产装置的运行进行自动化控制;

(5)具有发现、判断并处理自动控制装置和生产过程中常见异常现象和事故的能力;

(6)能够选用合适的检验方法对化工原料与产品进行分析;

(7)具有石油产品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能力,企业生产一线基层管理能力;

(8)具有典型生产过程的经济成本核算能力,参与新产品、新工艺研发能力;

(9)具有石油产品储运、营销的基本能力;

(10)具备初步的石油化工企业的管理能力及技术革新能力;

(11)能熟练应用计算机撰写文档,制作报表,并能进行信息沟通,信息检索等;

(12)能借助互联网、工具书阅读和翻译本专业英文资料;

(13)具有基本数学运算、数据统计、数据分析能力;

(14)具有信息收集、信息处理、解决问题和社会应变的能力;

(15)具备编制简单的工作报告、技术文件等文字运用能力;

(16)具有团队合作、人际交往能力,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1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获取技能能力等可持续发展能力;

(18)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职业能力分析

(一)专业服务面向

本专业主要面向石油化工生产装置操作、工艺运行、技术管理、生产建设及服务等一线工作。

本专业主要就业单位有:炼油、化工、能源、环保等企业及部门。

主要就业岗位:石油化工生产装置操作与维护岗、石油化工工艺运行控制岗、石油产品质量分析与检测岗、石油化工工业生产管理岗位。

其它就业岗位:有机化工、煤化工产品生产岗位;化工产品分析检测、反应器操作与控制岗位;化工设备使用与维护等操作岗位;化工外操现场巡检、事故应急处理、技术指导与组织生产等生产管理岗位。

(二)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

序号

工作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支撑课程

1

石油化工生产装置操作与维护岗

1.化工设备管路安装,化工设备使用与维护

1.化工管路阀门安装能力,能识图、会选型、能安装。

化工设备、

化工制图及AutoCAD。

2.化工设备维护能力,能识图,能巡回检查,能进行同步、协同检修。

2.化工工艺过程操作

(分离、反应单元)

1.反应设备操作能力 ,能进行釜式反应器、固化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管式反应器的操作。

高分子化学、石油化学基础、化工分析技术、物理化学、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化工装置操作与控制。

2.有机化工工艺操作能力,掌握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常用指标与催化剂,能进行催化氧化、催化加氢、芳烃转化、羰基合成等的操作及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3.石油加工工艺操作能力,掌握石油加工工艺流程,能进行精馏塔,吸收塔的操作。

3.化工工艺过程操作

(传热单元,控制单元)

1.换热设备操作与维护能力,掌握换热原理,能进行各种换热设备的选型、操作与维护。

化工设备、化工单元操作技术、石油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2.控制系统及仪表操作能力,掌握各种检测仪表和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特点、造型及使用方法。

2

石油化工工艺运行控制岗

1.化工装置工艺过程的监控

1.掌握化工工艺流程的能力,区别重要工艺参数的能力,能够对石油化工产品生产装置的运行进行自动化控制。

石油炼制工程、化工装置操作与控制、化工生产实习、化工职业资格工种训练、石油化工综合性项目训练、顶岗实习。

2.化工生产一线进行开车、运行、停车等操作能力,调节控制化工产品生产过程的工艺参数,对生产状况进行分析判断能力。

2.化工装置工艺的操作与控制

1.化工装置的开停车操作能力,生产运行操作能力,重要工艺参数的调节和控制能力。

2.装置工艺参数的控制能力,能监控工艺参数的正常变化,对相应的负面变化能够做出及时的处理,控制工艺过程的顺利进行。

3

石油产品质量分析与检测岗

1.石油产品的加工、分析与检测

1.产品质量检验能力,掌握石油化工产品质量检验的标准,能操作检验仪器设备,科学判断。

石油化学基础、化工分析技术、石油产品分析与检测。

2.产品质量加工控制能力,能科学选取质量控制的参数,能进行过程质量控制、预防式质量控制。

4

石油化工工业生产管理岗位

1.事故应急处理

1.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进行外观巡检,根据所学理论能对装置,石油产品,设备等发生的不良事故进行及时的调整处理,以保证装置的安全,可靠的运行

EHS工厂安全

健康、企业文化、石油化工单元操作实训、石油化工综合性项目训练、顶岗实习

2.技术指导与组织生产

1.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能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快速解决实际问题。

2.指导能力,能从多个方案中做出合理决策,果断指导。

3.工业企业管理能力,有较强的接受新事物能力、动手能力及敬业精神与团队协作能力。

(三)职业资格证书

1.1.png

四、教学周安排表

学期

总计

军事

2










2

入学、毕业教育

1









0.5

1

劳动

0.5

0.5

0.5

0.5







2

课堂教学

14.5

17.5

14.5

17.5

18

1

16

13.5

11

3.5

127.5

实习(集中实验实训)


2

2

2

2

18

2

4.5

8

18

58.5

机动

1

1

1

1

1

1

1

1

1


9

考试

1

1

1

1

1

1

1

1

1

1

10

假期

4

6

4

6

4

6

4

6

4


44

总计

24

28

23

28

26

27

24

26

25

23

254

备注:军训实际为三周,双休日不休息。

五、课程方案

 

课程代码

课 程

名 称

 

 

 

 

计划学时

 

按学期分配(学时)

 

课内实

集中实验实训

 

 

 

 

 

 

 

 

通识课

价值塑造

1


职业生涯规划

理+实

26

4


30

2

30










2


心理健康

理+实

26

4


30

2


30









3


哲学与人生

理+实

26

4


30

2



30








4


职业道德与法治

26

4


30

2




30







5


中国梦与核心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中国梦与核心价值观、社会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常识、创新与思维等知识,学生根据课程内容安排自行选修,通过课程考核取得学分,学生最少取得5学分。

科学普及

6


社会科学基础

7


自然科学常识

8


创新与思维

人文浸润

9

301001901

艺术与审美

培养学生的艺术与审美、文学欣赏、“四史”之一、哲学基础和公共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学生根据课程内容安排自行选修,通过课程考核取得学分,学生最少取得5学分。

10


文学欣赏

11

113002101

“四史”之一

12


哲学基础

13


公共关系

健康教育

14

114001801

体育与健康

理+实

30

120


150

9

30

30

30

30

30






15


职业健康与安全

30



30

2





30






能力培养

16

112001803

语文

180



180

11

60

60

30

30







17

112001802

英语

180



180

11

60

60

30

30







18

11200181A

数学

180



180

11

60

60

30

30







19


化学

理+实

120



120

7.5

60

60









20


历史

60



60

4

30

30









21

105001801

信息处理技术

理+实

60

30


90

6

60

30









行为养成

22

301001801

入学、毕业

教育

实践



45

45

1.5

30









15

23

305001801

军事

理+实



60

60

2

60










24

305001803

劳动

理+实

培养学生良好劳动意识,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共16学时,具体开课时间由教研室安排,劳动实践课详见行为养成课考核办法及标准。

25

114001802

早操

实践

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意识,详见行为养成课考核办法及标准。

26

301001805

文明礼仪

理+实

培养学生良好礼仪行为,详见行为养成课考核办法及标准。

27

301001806

健康与安全

理+实

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知识和安全意识,详见行为养成课考核办法及标准。

应修小计







≥20











小计



908

158

105

1171

70

450

360

150

150

60

0

8

8

0

15

是指学生在校期间获取的各种文体活动和技能证书。

实践

通过学生在校期间获取的文体活动证书、奖励,技能鉴定、执业资格、英语、计算机证书,各类各级技能大赛证书奖励等方面进行评价,以证书奖励获取学分,学生毕业须获取10学分及以上。

应修小计







10











1

30100180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30



30

2

20(+10)










2

301001803

就业指导

20



20

1.5









10

(+10)


3

301001804

创新创业

20


20

40

2.5








40



学生在校期间在论文、专利、作品、社会调研、自办企业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实践

通过学生在论文、专利、实践作品、社会调查、创办企业、企业实践锻炼等方面取得成果进行评价,计入学分。学生毕业须获取8学分及以上。


应修小计



70

0

20

90

10

30

0

0

0

0

0

0

40

20

0

 

 

 

 

 

 

 

 

 

(技

 

能)

 

 

 

 

 

 

 

 

专业基础课

1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理+实

40

20


60

4



60








2


石油及产品概论

理+实

40

20


60

4



60








3

108051901

化工分析技术

理+实

30

20


50

3.5







50




4

108051902

石油化学基础

理+实

30

20


50

3.5







50




5

108051903

化工制图及AutoCAD

理+实

80

40

30

150

11




60



60

+30




6

108051904

高分子化学

理+实

28

12


40

2.5







40




7

108051906

物理化学

理+实

32

8


40

2.5








40



8

108051907

化工设备

理+实

108

82

15

205

12




60

90



40

+15



9

108051908

EHS工厂安全健康

理+实

90

60


150

11





90



60



小计



478

282

45

805

54

0

0

120

120

180

0

230

155

0

0

专业核心课

1

108051905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理+实

70

40


110

7



60




50




2

108051909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理+实

160

80


240

15



60

60



60

60



3

108051910

石油产品分析与检测

理+实

36

24

30

90

5








60

+30



4

108051911

石油炼制工程

理+实

200

70

30

300

18




60

150




60

+30


5

108051930

化工装置操作与控制

理+实

40

20


60

4









60


小计



506

234

60

800

49

0

0

120

120

150

0

110

150

150

0

专业拓展课

1

108051915

企业文化




20

1.5









20


2

108051918

煤化工工艺

理+实

30

10


40

2.5









40


3

108051920

仪器分析

理+实

28

12


40

2.5







40




4

108051932

工业催化

40



40

2.5









40


5

108051912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

理+实

30

10


40

2.5








40



6

108051924

化学反应过程

理+实

28

12


40

2.5








40



应修小计



84

16


100

6.5








16

84


综合能力培养

1


化学实验技术实训

实践



60

60

2


60









2


化工仿真实训

实践



120

120

4



30

30

60






3

108051933

化工基本技能训练

实践



180

180

6



30

30



30

30

60


4

108051934

化工生产认识实习

实践



60

60

2








60



5

108051927

化工职业资格工种技能训练

实践



30

30

1









30


6

108051928

石油化工综合性项目训练

实践



120

120

4









120


7

108051929

顶岗实习

实践



1080

1080

36






540




540

小计





1650

1650

55

0

60

60

60

60

540

30

90

210

540

合计




2046

690

1880

4616

274.5

480

420

420

450

450

540

378

459

464

555

备注:

1.体质锻炼课程中包含1、2学期课外活动20学时。

2.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各包括专题讲座或报告会10学时。

六、课程目标及实施方法

(一)通识课

价值塑造课

1.职业道德与法治

(1)学时学分:30学时,2学分。

(2)课程目标

①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等方面主要内容,着重解决大学一年级新生面对新生活、新转变所出现的思想困惑、道德困惑、法律困惑、职业困惑等理论问题;

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和职业观,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职业素质;

③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交往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为学生解决人生问题、道德问题和法治问题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

(3)实施方法:课堂讲授、讨论辩论、主题演讲、观看视频、实践体验、网络学习。

(4)考核方式:平时考核+期末考核、线上考核+线下考核。

平时考核:考勤、实践、作业、笔记、课堂表现。

期末考核:测验。

线上考核:自学、小测验、作业。

线下考核:考勤、实践、课堂表现。

(5)成绩记载方式:

第一学期:五级等级制;第二学期:百分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学时学分:30学时,2学分。

(2)课程目标

①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任务、总布局;

②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③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坚定的政治立场、明确的政治方向,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正确学习理解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专业知识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

(3)实施方法:课堂讲授、讨论辩论、主题演讲、观看视频、实践体验、网络学习。

(4)考核方式:平时考核+期末考核、线上考核+线下考核。

平时考核:考勤、实践、作业、笔记、课堂表现。

期末考核:测验。

线上考核:自学、小测验、作业。

线下考核:考勤、实践、课堂表现。

(5)成绩记载方式:

第三学期:五级等级制;第四学期:百分制。

健康教育课

1.体育与健康

(1)学时学分:150学时,9学分。其中讲授60学时,实训90学时。

(2)课程目标

①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基本知识和科学健身的方法;

②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能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形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

③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并指导体育锻炼,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充分发挥自身的体育才能并能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能把这一体育项目作为终身锻炼的手段。

④增强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能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并在运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⑤关心集体,团结互助,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

 

(3)实施方法:讲授、训练、测试。

(4)考核方式:考勤、笔试、平时运动、测试、竞赛等成绩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2.心理健康

(1)学时学分:30学时,2学分。

(2)课程目标

①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兴趣、动机和自觉性;

②培养学生助人观念、良好的人际意识和合作能力;

③培养学生对情绪有一个良好的认识和调节,积极乐观的度过大学生活;

④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困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3)实施方法:课堂讲授、观看视频等。

(4)考核方式:平时考勤、课堂表现等成绩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能力培养课

1.语文

(1)学时学分:180学时;11学分。

(2)课程目标

①知识目标:了解职场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知识;了解并掌握常用职场求职文书、职场社交文书、职场事务文书、职场会议文书、职场调研文书的结构和写作要求;了解职场口头表达和人际沟通的基本要求。

②能力目标:能熟练撰写与自己专业密切相关的职场应用文,具备职场工作相应的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能力,具有职场沟通、组织策划、团队协作、汇报展示、评价总结等方面综合能力。

③思政目标:培养爱国精神、民族精神,弘扬劳动、劳模、工匠精神,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职业意识、创新意识,增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实施方法:课堂按照“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的理念,逐步推行混合教学、项目化教学模式,大力开展语文应用能力训练。课外积极指导学生开展语文应用实践活动。

(4)考核方式:课堂考勤+书面作业+课堂活动展示+线上学习情况+课堂表现(机动)+期末小测(机动)。

(5)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2.英语

(1)学时学分:180学时,11学分。

(2)课程目标

① 知识目标:掌握必要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知识;掌握必要的跨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汲取文化精华。

② 能力目标:具备必要的英语听、说、读、看、写、译技能;能够有效完成日常生活和职场情境中的沟通任务;能够辨别中英两种语言思维方式的异同,具有一定的逻辑、思辨和创新思维能力;掌握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③ 素质目标:提高职业素养,培养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具备跨文化技能;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通过文化比较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

(3)实施方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堂讨论、模拟训练、任务教学、小组活动。

(4)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考勤、学习态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拓展创新等) + 终结行评价(能力等级测试、个人作品展示等)。

(5)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和五级等级制。

3.数学

(1)学时学分:180学时,11学分。

(2)课程目标

① 知识目标: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掌握复合函数、分段函数的定义及性质;理解一元函数极限、连续、导数、微分、不定积分、定积分等重要概念及性质;了解微分方程的相关概念;了解简单的抽样方法及统计初步知识;了解数学建模的基础知识;

② 技能目标:能正确进行函数的复合与分解,掌握分段函数的相关计算及应用;掌握简单的极限、导数、微分、不定积分、定积分的计算及应用;掌握简单的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和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特征及求解方法;能在excel中绘制频数、频率直方图,掌握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建立一些简单的数学模型;能利用Matlab软件完成相关数学计算;

③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能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

(3)实施方法:基础知识讲解,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践训练,专题讲座。

(4)考核方式:线上线下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和五级等级制。

4.化学

(1)学时学分:120学时;7.5学分。

(2)课程目标:

理解并掌握有关物质结构、重要元素与化合物的基础知识;

理解并掌握滴定分析以及吸光光度分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理解并掌握烃及其衍生物以及三大营养物的基础知识,能够识别并区分常规的有机物;

学会使用实验室常用的玻璃仪器;

熟练掌握实验室配制溶液的方法;

掌握滴定分析法以及分光光度法的基本操作,能够进行常规的定量分析;

熟悉常规的有机物制备以及提取分离的基本技能。

(3)实施方法:课堂讲授、问题讨论、实践训练。

(4)考核方式:考勤、平时作业、实践操作与理论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五级等级制。

5.历史

(1)学时学分:60学时;4学分。

(2)课程目标:

知道史学界形成共识的,对学生的认知、智慧、品德等人格养成最具意义的历史事实;

理解史学界如何从背景和条件、原因和动机(或目的)、性质和特征、结果和作用、影响和意义等方面把握这些史实。

(3)实施方法:课堂讲授、问题讨论、实践训练。

(4)考核方式:考勤、平时作业、实践操作与理论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五级等级制。

6.信息处理技术

(1)学时学分:90学时,6学分。其中讲授60学时,课内实训30学时。

(2)课程目标

①认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能正确的连接计算机系统的各个部件和外部设备;

②懂得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Windows XP的使用,能熟练的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保存、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

③熟悉MS office组件的基本操作,能熟练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完成日常工作中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幻灯片制作等任务;

④会使用Internet浏览信息、搜索资料、下载文件,收发电子邮件;

⑤能熟练使用即时通信工具进行交流与文件传输;

⑥能使用常用的工具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3)实施方法:项目引导、任务驱动。

(4)考核方式:平时作业与上机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行为养成课

行为养成课是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作为学生发展的要素,以学生日常行为准则作为活动载体,以过程记录作为考核手段,积极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养成良好学风、树立正确人生观。

行为养成课主要包括:入学、毕业教育,军事,劳动,早操,文明礼仪,卫生与安全。其中,入学、毕业教育和军事学时计入总课时,其他课程为过程教学课,只计学分,不计课时。学生在校期间应完成20学分。

考核方式:见下表。

行为养成课学分分值一览表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课程内容及考核办法

分值

依据及认定

机构

入学、毕业教育

必修

入学教育15+毕业教育15,由二级分院组织实施。

2

分院

军事

必修

理论36+实践112,共计148学时,由学生处组织实施。

4

学生处、

分院

劳动

必修

参加义务劳动20、30、40学时/学期,分别记0.5、1.0、2.0学分。

2/学期

分院学工办

劳动专题教育分为劳动精神专题教育、劳模精神专题教育、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三部分,共计16学时。

1

学生处

早操

必修

以早操出勤为依据,60天、75天、90天/学期,分别计0.5、1.0、2.0学分,

2/学期

体育部

文明礼仪

必修

学生自由报名,组班学习,培训20课时,记1.0学分。

1

分院学工办

健康与安全

必修

宿舍卫生评比优秀8周/学期,计0.5学分,13周/学期,记1.0学分,17周/学期,记2.0学分。

健康知识讲座(如艾滋病等传染病预防)4学时,安全知识讲座(如消防、交通、避震等)6学时。

2.5/学期

分院学工办

1.入学、毕业教育

(1)学时学分:45学时,1.5学分。

(2)课程目标

① 使学生充分了解学校,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了解自己所在学院及专业,能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②树立正确的心态,增强其步入社会的信心,做到文明离校。

(3)实施方法:座谈、讲座、参观。

(4)考核方式:考勤、过程表现、学习报告等成绩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2.军事

(1)学时学分:60学时,2学分。

(2)课程目标

① 掌握队列动作的基本要领,养成良好的军人作风,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培养集体主义的精神,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储备合格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

② 了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熟悉我国现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地位作用及科学含义,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增强国防观念意识;

③ 了解国际战略格局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正确认识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现状和安全策略;

④ 使学生提高国防观念、掌握国防知识、激发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增强保卫国家安全的意识,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3)实施方法:军事理论讲授、军事技能训练、国防教育专题报告等。

(4)考核方式:军事理论考试、训练过程考察、会操表演效果等成绩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二)个性发展课

个性发展课: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各类文体活动及获得的各种文体活动成果和技能成果。成果认定以相关组织机构公布的文件或证书为准,对合作企业认定的成果须教务处审核。

个性发展课包括舞蹈类、声乐类、书画艺术类、体育类、专业专项技能和证书类。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完成10个学分。

个性发展课程学分分值一览表

个性发展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课程内容及考核办法

依据及认定机构

舞蹈类

选修

积极参加学院、分院组织的活动,过程符合组织要求,记1.0学分。代表学院、分院参加比赛并获奖,个人赛奖记2.0学分,团队赛奖每人记1.0学分,获得社会机构赛奖,按证书类计算。

学院社团、分院社团、学院协会、团委、二级分院

声乐类

选修

书画艺术类

选修

体育类

选修

获得国家级及以上单项奖名次的,记3个学分。获得省级比赛奖项的,记2个学分,同时破纪录的,在单项基础上外加1个学分。获得学院运动会奖励的,每项记1个学分,最多计两个奖项。学院组织的团队赛,正式参赛队员集训记1个学分,取得团队赛奖项的,团队成员每人记1.0学分。

体育部、二级分院

专业专项技能

必修

取得国家级比赛一、二、三等奖分别记6、4、3学分;取得省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记4、3、2学分;取得行业从业资格证书记2学分/个;取得学院技能资格证书记1学分/个;取得四六级证书记3学分/个。

二级分院确认,教务处负责登记

证书类

选修

取得各种舞蹈、声乐、书画艺术、体育等级运动员等证书的,均记2.0学分

二级分院确认,教务处负责登记

(三)创新创业课

创新创业课: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在论文、专利、作品、社会调研、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或自办企业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学生在校期间,除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业指导课和创新创业课5.5个学分外,其他学分由相关部门负责实施并认定。

创业创新课学分分值一览表

项目

名称

分值

依据及认定

核心期刊

8

相关依据

普通刊物

4


学校、社团刊物

0.5/次

最多每学期3分

发明专利(不分排名次序)

8

专利证书

实用专利(不分排名次序)

5

专利证书

社会实践

假期社会调研

2/次

分院认定

假期企业锻炼

2/次

企业证明,分院认定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1

理论教学

就业指导

1

理论教学

创新创业

2

理论教学

自主创办企业

8

营业执照

参与学院企业管理

2

分院认定

创业建议书

3

分院专家组认定

创新意见书

3

分院专家组认定

参与教师项目

2

项目组证明,分院认定

企业行业项目解决方案

3

项目评审意见书

创新设计产品

3

省级教育部门证书

1.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1)学时学分:30学时,2学分。其中讲授20学时,专题讲座或报告会10学时。

(2)课程目标

① 明确大学生活与未来职业生涯的关系,为科学、有效地进行职业规划做好铺垫与准备,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目标;

② 掌握搜集和管理职业信息的方法;能够在生涯决策和职业选择中充分利用资源;能思考并改进自己的决策模式,并能将决策技能应用于学业规划、职业目标选择及职业发展过程;

③ 学会分析已确定职业和该职业需要的专业技能、通用技能以及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并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来有效地提高这些技能。

(3)实施方法:课堂讲授、问题讨论、案例分析、专题讲座。

(4)考核方式:案例分析报告、作业、个人职业规划等成绩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2.就业指导

(1)学时学分:20学时,1.5学分。其中讲授10学时,专题讲座或报告会10学时。

(2)课程目标

① 学会及时、有效地获取就业信息,提高信息收集与处理的效率与质量;

② 掌握求职过程中简历和求职信的撰写技巧,掌握面试的基本形式和面试应对要点,理解心理调适的重要作用,掌握适合自己的心理调适方法,更好地应对求职挫折,调节负面情绪;

③ 掌握权益保护的方法与途径,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④ 建立对工作环境客观合理的期待,在心理上做好进入职业角色的准备,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积累相关技能,发展良好品质,成为合格的职业人;

(3)实施方法:课堂讲授、问题讨论、案例分析、专题讲座。

(4)考核方式:案例分析报告、作业、自荐书撰写等成绩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3.创新创业

(1)学时学分:40学时,2学分。其中讲授20学时,创新创业实训20学时。

 

(2)课程目标

启蒙学生的创新意识,了解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掌握开展创新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

③正确认识创业在社会中的作用,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鼓励毕业生把创业作为理性职业选择;

④培养学生创业精神,掌握创业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模拟教学,让学生体验创业过程;

⑤介绍自主创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3)主要内容:使学生了解创业的概念、创业与创业精神的关系、创业与人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创业和创业精神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形成对创业者的理性认识,纠正神化创业者对片面认识,了解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认识创业团队的重要性,掌握组建和管理创业团队的基本方法等,为有能力、有想法的学生日后创业打下基础。

(4)实施方法:课堂讲授、问题讨论、案例分析、专题讲座。

(5)考核方式:课堂表现、案例分析报告、作业、创业设计撰写等成绩综合考核。

(6)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四)专业课

专业基础课

1.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1)学时学分:60学时,其中讲授40学时,实践20学时;4学分。

(2)课程目标:

①熟悉直流电路与电路分析、正弦交流电路基本理论;

②掌握变压器等化工用电器的相关基础知识,能正确的使用化工电器;

③掌握化工电器仪表的常见故障的判断及维修;

④掌握电工测量、供电与安全用电、电力拖动及其控制电路;

⑤树立牢固的用电安全意识。

(3)实施方法:课堂讲授、训练。

(4)考核方式:考勤、作业、理论考试(平时测验、期末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2.石油及产品概论

(1)学时学分:60学时,其中讲授40学时,实践20学时;4学分。

(2)课程目标:

①了解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石油炼制、乙烯裂解、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化工、生物化工与制药、现代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的生产过程和产品;

②掌握化学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产品生产的基础理论知识;

③熟悉包括化学反应、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工业催化剂的应用、单元操作与单元过程、“三传一反”规律与化学工程的基本常识;

④熟悉主流产品的分类与性质、生产方法与工艺、生产过程原理、产品的应用等方面知识;

⑤了解新材料的开发途径和利用。

(3)实施方法:课堂讲授、问题讨论、训练。

(4)考核方式:考勤、作业、训练等成绩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3.化工分析技术

(1)学时学分:50学时,3.5学分。其中讲授30学时,课内实验实训20学时。

(2)课程目标:

①了解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重量分析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②熟悉各种分析方法的基本操作;

③明确化学分析技术与本专业的关系及具体应用,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了解国内外分析测试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新材料简况;

⑤了解化学分析新技术、新方法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和石油化工的进展对分析化学的要求。

(3)主要内容:学生主要完成掌握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四个学习情境的学习,每个学习情境包括分析仪器认领洗涤、试漏、排气、配置不同标准滴定溶液的原理和步骤、不同滴定过程的原理及步骤。

(4)实施方法:课堂讲授、训练。

(5)考核方式:考勤、作业、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理论考试(平时测验、期末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6)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4.石油化学基础

(1)学时学分:50学时,3.5学分。其中讲授30学时,课内实验实训20学时。

(2)课程目标:

①能具有应用无机、分析、有机化学知识的能力和实验操作、实验观察、数据处理的能力及认真细致、科学求实的学习精神;

②以尽可能多的知识点的实验项目教学,强调基础性,注重综合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自主参与实践、创新;

③掌握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近代物质结构理论、化学平衡及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原理,熟悉元素周期律和常见重要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基本知识;

④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结构、性质、用途和变化规律,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天然有机化合物提取、分离、纯化的方法,了解油脂、糖类、蛋白质等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⑤掌握各种化学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熟悉其基本操作,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化学分析新技术、新方法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和石油化工的进展对分析化学的要求。

(3)主要内容:学生完成石油有机化合物及有机化学的概念、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烃、旋光异构、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化合物十个章节内容,每个章节都包含某一大类有机物的基本知识:命名法、同分异构现象、在石油中存在形式、主要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主要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各类有机物相互转化的条件和典型反应。

(4)实施方法:课堂讲授、习题练习、实践训练。

(5)考核方式:考勤、作业、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理论考试(平时测验、期末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6)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5.化工制图及AutoCAD

(1)学时学分:90学时,5学分。其中讲授40学时,课内实验实训20学时,集中实验实训30学时。 

(2)课程目标:

①掌握视图与投影、三视图的绘制与阅读、几何作图;熟悉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视图与视图选择;

②熟悉投影基础、组合体、零件图、装配图等制图基本知识;掌握零件图和装配图绘制;

③掌握化工工程图的特点、表达方式、化工设备图和化工工艺图的图示知识和相关规定;掌握化工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管道布置图的识图与制图;

④熟悉AutoCAD基本操作和相关技术,掌握绘制的基本方法和基础技巧,能独立的绘制各种图纸;

⑤深入了解AutoCAD绘图的主要功能、方法和技巧,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目的;

⑥培养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和将科学技术问题抽象为几何问题的初步能力。

(3)主要内容:为了读懂工程图样这门技术语言,主要学习国家关于制图的基本规定,正投影法的投影原理,基本立体三视图的画法,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复杂形体剖视图、断面图的画法,识读零件图和化工设备图,绘制化工工艺流程图,AutoCAD计算机绘图方法等知识。

(4)实施方法:课堂讲授、问题讨论、现场教学、训练。

(5)考核方式:考勤、作业、项目设计、实践考试、期末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6)成绩记载方式:课内百分制;集中实训五级等级制。

6.高分子化学

(1)学时学分:40学时,2.5学分。其中讲授28学时,课内实验实训12学时。

(2)课程目标:

①掌握自由基聚合、自由基共聚和逐步聚合的聚合原理、聚合速率、聚合物分子量及共聚物组成的控制方法;

②掌握离子聚合、配位聚合的聚合原理及动力学;

③各种聚合方法在科研和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④掌握各种聚合反应的动力学、聚合物分子量及聚合物组成的控制方法;

⑤了解新材料的开发途径和利用。

(3)主要内容:基于高分子材料的生产过程,该课程主要针对高分子的自由基聚合、缩聚、离子聚合三大合成机理开展教学。学生需要学习三大合成机理的化学反应过程、影响因素分析、反应控制、反应实施方法及方法筛选优化等内容。

(4)实施方法:课堂讲授、问题讨论、训练。

(5)考核方式:考勤、作业、实验报告、期末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6)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7.物理化学

(1)学时学分:40学时,2.5学分。其中讲授32学时,课内实验实训8学时。

(2)课程目标:

①理解化学反应过程的速率,化学反应过程中诸内因(结构、性质等)和外因(浓度、温度、催化剂、辐射等)对反应速率(包括方向变化)的影响,能够解释这种反应速率规律的可能机理;

②理解化学体系的平衡,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③掌握热力学的三个基本定律,理解在气态、液态、固态、溶解态以及高分散状态的平衡物理化学性质及其规律性。

④掌握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

⑤能正确地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主要内容:以工厂实际应用与要求为导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现象及分散体系四大部分,为化工类等专业的后续课程学习及化工生产打下基础。

(4)实施方法:课堂讲授、训练。

(5)考核方式:考勤、作业、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期末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6)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8.化工设备

(1)学时学分:55学时,3学分。其中讲授18学时,课内实验实训22学时,集中实验实训15学时。

(2)课程目标:

①熟悉化工容器的结构与分类、熟悉国内外有关化工设备的主要规范标准;

②了解化工设备的常用材料及性能并能合理选用。能正确选用化工设备主要零部件;

③熟悉换热设备、塔设备、反应设备等典型化工设备的工作原理、典型结构组成;

④理解化工设备强度计算基础、压力容器、化工设备主要零部件和典型化工设备,化工设备的应力分析;

⑤掌握化工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化工设备维护与保养方法。

(3)主要内容:基于从简单到复杂的基本认知规律,学生完成化工设备基础知识、压力容器、典型化工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四个模块的知识单元和对应实验,掌握薄壁容器、厚壁容器、换热器、塔器及其附件的结构、性能、特点、设计理论基础和设计方法。整个课程还包括管路组装和管路拆卸实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化工设备安装、拆卸相关技能。

(4)实施方法:课堂讲授、问题讨论、训练。

(5)考核方式:考勤、作业、实习报告、期末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6)成绩记载方式:课内百分制;集中实训五级等级制。

9.EHS工厂安全健康

(1)学时学分:60学时,4学分。其中讲授46学时,课内实验实训14学时。

(2)课程目标:

①了解化工安全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②掌握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工业毒物与防毒技术、化工机械设备安全技术、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

③掌握职业危害及其预防、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和化工安全系统分析与评价;

④掌握储运安全、压力容器及锅炉安全;

⑤掌握消防安全技术、安全检修等。

(3)主要内容:针对化工生产可能遇到的安全生产技术方面的问题,介绍了化工安全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工业毒物与防毒技术、化工机械设备安全技术、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职业危害及其预防、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和化工安全系统分析与评价等。

(4)实施方法:课堂讲授、问题讨论、训练。

(5)考核方式:作业、论文、期末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6)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专业核心课

1.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1)学时学分:50学时,3.5学分。其中讲授30学时,课内实验实训20学时。

(2)课程目标:

①掌握检测仪表的基本知识;

②了解主要工艺参数(温度、压力、流量及物位)的测量方法及其仪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③掌握自动化仪表的基本知识;理解基本控制规律,能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和控制要求,选用适当的自动化仪表和计算机组成实用型过程控制系统;

④了解仪表的结构及安装方法;

⑤熟悉控制流程图、典型过程的控制方案、化工控制系统的操作;熟悉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

(3)主要内容:以就业为导向,使学生了解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的目的与意义,主要学习内容有:检测仪表的基本知识;压力表、流量计、物位检测仪表、温度计、显示仪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规律及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及调节规律的选择原则和参数的整定方法。

(4)实施方法:课堂讲授、现场教学、训练。

(5)考核方式:考勤、作业、调研报告、实习报告、期末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6)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2.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1)学时学分:120学时,7.5学分。其中讲授80学时,课内实验实训40学时。

(2)课程目标:

①掌握流体流动、流体输送、传热、精镏(双组分、多组分)特殊精馏、吸收(单组分、多组分)、膜分离、干燥等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

②了解典型设备的构造、性能和操作原理,并具有设备选型及校核的基本知识;

③掌握基本计算公式的物理意义、应用方法和适用范围;

④具有查阅和使用常用工程计算图表、手册、资料的能力;

⑤熟悉常见化工单元操作要领。

(3)主要内容:参照企业的工作过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学生完成流体输送技术、非均相混合物分离技术、传热技术、吸收操作技术、精馏操作技术、干燥技术6个学习情境的18个典型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包括:单元操作设备开停车、正常运行;运行过程中化工工艺参数调节;运行中异常和事故的判断与处理;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仪表的使用与维护;工艺流程图读取与绘制。

(4)实施方法:课堂讲授、问题讨论、案例分析。

(5)考核方式:考勤、课堂提问、作业、课程设计、论文、理论考试(平时测验、期末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6)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3.石油产品分析与检测

(1)学时学分:90学时,5学分。其中讲授36学时,课内实验实训24学时,集中实验实训30学时。

(2)课程目标:

①能正确利用产品标准和相关规范确定产品的分析项目;

②能正确选择和熟练使用常用仪器工具进行采样、制样并对产品进行预处理;

③能选择合适的产品分析方法,对仪器的保养和简单的维护;

④熟练使用各种仪器对产品指标进行分析、检测;

⑤能准确进行实训数据处理和分析,并能根据结果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

(3)主要内容:基于“工学结合,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针对汽油、柴油、航空燃料、润滑油四类石油产品质量分析与控制开展教学,学生需要在了解四类产品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学习分析方法、分析仪器的操作、分析结果的处理判断及检测报告的书写等内容。

(4)实施方法:课堂讲授、习题练习、实验训练。

(5)考核方式:考勤、作业、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理论考试(平时测验、期末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6)成绩记载方式:课内百分制;集中实训五级等级制。

4.石油炼制工程

(1)学时学分:90学时,5学分。其中讲授50学时,课内实验实训10学时,集中实验实训30学时。 

(2)课程目标:

①熟悉石油及其产品化学组成、理化性质、产品使用性能与组成的关系;

②熟悉石油化工计算中一些重要物性参数的求定方法,初步掌握复杂蒸馏过程的基本规律及操作方法;

③掌握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催化加氢、热加工等重要石油加工过程的基本原理、特点和主要操作方法、工艺计算及其各过程的化学反应原理、催化剂等;

④能学会以工程技术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

⑤能了解各工艺过程国内外先进的工艺技术,学会网上查阅有关石油加工新工艺发展的动态,及时学习相关新技术。

(3)主要内容:学生主要完成原油蒸馏装置操作与控制、延迟焦化装置操作与控制、催化裂化装置操作与控制、加氢裂化装置操作与控制、催化重整装置操作与控制、气体分馏装置操作与控制及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操作与控制等七个学习情境的学习,每个学习情境包括每个装置的原理和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及故障分析、不同装置的开、停车方案。

(4)实施方法:课堂讲授、习题练习、实践训练。

(5)考核方式:考勤、作业、实验操作、实习报告、理论考试(平时测验、期末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6)成绩记载方式:课内百分制;集中实训五级等级制。

5.化工装置操作与控制

(1)学时学分:60学时,4学分。其中讲授40学时,课内实验实训20学时。

(2)课程目标:

①能进行典型化工装置的DCS操作、装置异常工况的分析与处理;

②掌握典型化工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相关岗位的工作流程;

③能识别并绘制化工工艺流程图;

④掌握典型化工产品生产过程的开工、停工和异常工况的内容和技术要求;

⑤能够具备DSC操作系统的调节、控制方法,并通过工艺参数的波动分析装置是否发生异常。(3)主要内容:完成甲醇生产技术、常减压蒸馏生产技术、乙烯生产技术、化工安全作业4个项目内容的教学。项目教学内容包括产品简介,产品生产技术原理、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生产装置的开停车、自动控制运行及参数调节、事故的判断及处理等技术技能知识。

(4)实施方法:现场教学、训练。

(5)考核方式:实习操作、技术总结、实习报告、实践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6)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专业拓展课

1.企业文化

(1)学时学分:20学时,1.5学分。

(2)课程目标:

① 了解企业文化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历程,了解企业文化的结构、内容和特点;

② 了解社会环境、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获得对企业经营哲学、社会责任和价值观的基本认识,掌握企业工作的基本行为模式;

能够运用企业文化的基本原理去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比较简单和典型的企业文化现象和问题。

(3)主要内容:石油和化工行业员工准入要求、职业规范、职业道德;石油和化工行业龙头企业的典型文化、理念、服务宗旨,员工的信仰;行业和企业劳模精神、典型案例、工匠精神。

(4)实施方法:讲授、讲座、阅读、视频教学相结合。

(5)考核方式:过程考核与考卷考核相结合。

(6)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2.煤化工工艺

(1)学时学分:40学时,2.5学分。

(2)课程目标:

①掌握煤的理化基础知识、煤炭的加工、煤炭气化、煤炭转化等应用技术;

②熟悉煤炭深加工、煤化工产品等生产的基本操作;

③掌握煤炭转换技术的应用、开发、各种原料及成品的分析检测;

④了解苯加氢、煤焦油加工、甲醇生产、煤炭液化、甲醇转化为汽油、甲醇制烯烃、煤化工生产污染物治理与环境保护项目技术;

⑤了解煤化工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

(3)主要内容:学生主要完成煤炭基础知识、煤的热解、煤的气化及煤的液化四个学习情境的学习,每个学习情境包括不同生产工段的原理、主要设备、工艺流程及影响因素。

(4)实施方法:课堂讲授、习题练习、模拟测验。

(5)考核方式:考勤、作业、期末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6)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3.仪器分析

(1)学时学分:40学时,2.5学分。

(2)课程目标:

①了解电化学分析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红外光谱法、荧光分析法、薄层分析法、气相色谱分析法、液相色谱分析法等的基本原理。

②熟悉各种分析方法的基本操作;

③明确化学分析技术与本专业的关系及具体应用,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了解国内外分析测试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新材料简况;

⑤了解化学分析新技术、新方法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和石油化工的进展对分析化学的要求。

(3)主要内容:以化工产品质量分析需求为基础,分析岗位能力为导向,构建光学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三大模块教学内容。学生主要学习三大模块中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红外吸收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电位滴定仪、库伦仪、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7种常用分析仪器的使用、维护及结果分析等内容。

(4)实施方法:课堂讲授、训练。

(5)考核方式:考勤、作业、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成绩综合考核。

(6)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4.工业催化

(1)学时学分:40学时,2.5学分。

(2)课程目标:

①系统掌握工业催化学科涉及的催化原理、催化体系及催化反应器类型;

②熟悉催化剂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从微观角度探讨催化剂组成、比例、表面层原子及构型等与催化剂性能的关系;

③准确理解各类催化剂体系及其工业应用,熟悉工业催化剂的制备、分析、测试与操作使用方法;

④了解石油炼制催化剂、石油化工催化剂、碳一化工催化剂、环境保护催化剂等的基本情况和研究进展;

⑤了解工业催化发展的新领域和新技术。

(3)主要内容:为了让学生系统掌握工业催化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应用技巧,以催化剂发展史、催化原理、催化剂制备方法、石油化工中催化剂的应用这四部分为基本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催化剂在工业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性,并辅以实例分析说明。学生自学合成氨、合成甲醇、环境治理等其他领域的催化剂,增加对已学催化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4)实施方法:课堂讲授、习题练习、模拟测验。

(5)考核方式:考勤、作业、期末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6)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5.有机化工生产技术

(1)学时学分:40学时,2.5学分。

(2)主要内容: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结合生产实际,主要学习苯乙烯与合成氨的生产原理和方法、其反应设备的结构与功能、生产工艺过程与控制,产物的分离与精制等知识,主要实验内容为乙苯脱氢制备苯乙烯、合成氨生产仿真的转化工段、净化工段、合成工段的开车操作、正常停车操作与控制。

(3)课程目标:

①掌握典型有机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

②掌握典型有机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参数调节及控制;

③提高学生健康、安全、环保、质量、成本等意识;

④熟悉甲醇、乙醇、醋酸、丙烯腈等典型有机化工产品的生产原理、生产流程、工艺计算等;

⑤能够对工艺过程参数进行控制、操作因素进行分析,并了解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动向及节能措施。

(4)实施方法:课堂讲授、习题练习、实践训练。

(5)考核方式:考勤、作业、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期末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6)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6.化学反应过程

(1)学时学分:40学时,2.5学分。

(2)课程目标:

①熟悉均相、非均相反应过程的原理与操作;

②掌握影响均相、非均相反应过程的因素;

③掌握釜式反应器、管式反应器、流化床、固定床反应器等各类反应器的构造、特点及其操作要点;

④能够依据反应的特点正确选择反应器的,理解各类反应器主要操作参数的自控原理及过程;

⑤掌握各类反应器所用电气仪表的特点和正确选用方法。

(3)主要内容:学习反应速率、转化率、收率等的概念,以及对化学反应的影响相关内容,介绍常见反应器的基本知识及操作技能知识。

(4)实施方法:课堂讲授、现场教学、训练。

(5)考核方式:考勤、作业、学习态度、理论考试(平时测验、期末考试)、实习报告、实践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6)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综合能力培养

1.化学实验技术实训

(1)学时学分:60学时,2学分。集中实验实训60学时。

(2)课程目标:

①学会正确合理地选择实验条件和实验仪器,正确处理实验数据,以保证实验结果可靠;

②通过自拟方案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创新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

③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④培养学生投身并从事化学事业的兴趣。

(3)主要内容: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正确熟练地掌握化学分析的基本操作,较系统地学习化学分析实验的基本知识,学习并掌握典型的化学分析方法;树立“量”的概念,运用误差理论找出实验中影响分析结果的关键环节,在实验中做到心中有数、统筹安排。

(4)实施方法:现场教学、训练。

(5)考核方式:实习操作、技术总结、实习报告、实践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6)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2.化工仿真实训

(1)学时学分:120学时,4学分。集中实验实训120学时。

(2)课程目标:

①了解化工仿真操作一般特点、规律和工艺参数的控制,获得化工生产实践知识,熟练掌握化工仿真基本操作;

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独立工作能力;

③培养学生工程理念,学会用工程方法思考、解决问题,使学生积累化工操作方面的经验;

④培养学生投身并从事化学事业的兴趣。

(3)主要内容:以场境模拟、计算机仿真的形式,完成具有一定综合性质的实训项目,形成一定的综合能力的课程。教学过程全部使用仿真实训软件,重点着眼于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和常减压装置的训练。通过多媒体演示,形象地显示化工生产工艺流程,实现化工生产过程的控制。

(4)实施方法:现场教学、训练。

(5)考核方式:实习操作、技术总结、实习报告、实践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6)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3.化工基本技能训练

(1)学时学分:120学时,4学分。集中实验实训120学时。

(2)课程目标:

①掌握化工生产中各单元操作的基本知识;

②掌握典型设备的构造、性能及操作方法,并进行优化控制;

③掌握化工生产中各单元的开停车操作、事故处理、工艺参数调节控制方法;

④能对各单元实际运行参数进行控制和记录,会对运行参数进行诊断;

⑤能进行典型设备的维修、保养,能够判断和处理常见事故。

(3)主要内容:实践训练化工单元设备的开停车、工艺运行中的参数调节和自动化控制;单元装置和设备的事故判断及处理;设备的保养与维护、仪表的检测和使用等技能。以训为主,渗透“规范操作、安全生产”的职业素养和“爱岗敬业、精益生产”的工匠精神。

(4)实施方法:现场教学、训练。

(5)考核方式:实习操作、技术总结、实习报告、实践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6)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4.化工生产认识实习

(1)学时学分:60学时,2学分。集中实验实训60学时。

(2)课程目标:

①了解车间的生产情况,加强工程观念,并逐步把已学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联系起来;

②掌握车间主要产品的工艺流程,了解生产操作条件和工艺要求;

③熟悉常用单元操作设备的结构与作用,掌握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内部结构;

④了解温度、压力、液位和流量等常用热工参数测量仪表的应用情况,了解企业自动化水平;

⑤对企业的安全、节能和环保措施有所了解。

(3)主要内容:进驻企业认知实践,师傅带跟岗实践,认同企业理念,恪守企业规章制度,教学企业规范和行业要求,学习产品的生产工艺、装置的结构和维护、岗位的工作流程和内容、班组的组织程序等内容。

(4)实施方法:石化、化工企业参观、技术人员现场讲解。

(5)考核方式:实习态度、实习日志、实习报告等成绩综合考核。

(6)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5.化工职业资格工种技能训练

(1)学时学分:30学时,1学分。集中实验实训30学时。

(2)课程目标:

①掌握化工单元操作必备的理论知识;

②能够进行管路的设计和安装,测量仪表的安装和选用;

③能够进行典型设备的选型、操作与维护;

④能进行典型化工装置的操作和控制、运行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

⑤获得化学检验工、化工总控工职业资格证书。

(3)主要内容:化工总控工、“1+X”化工设备维修作业的知识,技能的训练,素质的养成。

(4)实施方法:现场教学、训练。

(5)考核方式:实习操作、技术总结、实习报告、实践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6)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6.石油化工综合性项目训练

(1)学时学分:120学时,4学分。集中实验实训120学时。

(2)课程目标:

①初步了解石化生产中常用的单体设备、管路的基本作用、工艺结构,为学习单体设备的操作技术打下基础;

②通过对离心泵、换热器、精馏塔等典型设备的真实操作,了解设备性能、结构、掌握操作方法,为达到高级工标准奠定基础;

③熟悉石油化工的生产工艺及设备、原材料和产品的性能指标、工艺操作规程、生产组织管理和生产安全知识;

④集中进行高级工职业资格鉴定的培训,主要为应知部分的理论知识;

⑤积累工作经验,提高操作技能和实际生产造作技能,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3)主要内容:甲醇生产技术、常减压蒸馏生产技术、乙烯生产技术、化工安全作业4个项目装置操作与控制的技能训练,并渗透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

(4)实施方法:理论学习化工单体设备、工艺流程、装置控制等,实践进行项目设计,应用已学理论联系实践,设计一套化工装置,优化操作参数,分析实验结果。

(5)考核方式:项目设计、实习态度、实习操作、技术总结、实习报告等成绩综合考核。

(6)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7.顶岗实习

(1)学时学分:540学时,18学分。集中实验实训540学时。

(2)课程目标:

①将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对所学知识更好的理解和运用;

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③全方位熟悉相关岗位能力的工作要求;

④在专业知识、职业素质和技能培养诸方面,5得提高。

⑤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3)主要内容:进驻企业上岗,学习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组织结构,实践工作业务和工作流程,完成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第一线的岗位工作任务,塑造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4)实施方法:顶岗实习。

(5)考核方式:实习态度、实习操作、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实习答辩、实习成果等成绩综合考核。

(6)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七、毕业要求

(一)学时要求

本专业毕业要求4616学时。

(二)学分要求:

本专业毕业要求274.5学分,其中价值塑造课、健康教育课、能力培养课和专业课学分为224.5分,科学普及课最低学分为5分,人文浸润课最低学分为5分,行为养成课最低学分为20分,个性发展课最低学分为10分,创新创业课最低学分为10分。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具有5人以上基础课程教师,8人以上专业专任教师,8人以上兼职教师,至少有专业带头人1人。专业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的人数不少于5人,高级职称不少于2人。专业带头人应具有高级职称,有石油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内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经历,熟悉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能提出专业中长期发展思路及措施。专业专任教师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社会培训能力,业务能力强,能参加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工作。专业兼职教师原则上应具有5年以上石油化工企业一线工作的经历,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能够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善于沟通和表达,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能够承担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多媒体化教室,并至少1个智慧化教室。校内实训基地应为学生提供具有高度模拟或仿真的企业工作环境和场所,实训现场设备布置、安全、环保等满足国家相关法规和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实训内容应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并能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实训设备台套数、实训场地面积应能满足学生分组实训的要求。校外实训基地应选择企业类型为石油炼制企业、石油化工生产企业、有机化工生产企业、聚合物生产企业等。所选企业应体现现代石油化工生产技术水平,具有中等及以上规模、管理规范,拥有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工人技术能手,能给予认识实习、顶岗实习的学生指导。校外实训基地数量应满足专业实训教学和学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的要求,同时专业教师也可以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下厂实践,适当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新技术的开发。要建立院校、企业、系部三方合作的学生顶岗实习监督、考评机制。

(三)教学资源

专业教材选用近5年的高职高专优质教材,馆藏专业图书不低于生均30册,并建有可接入CERNET和ChinaNet互联网、方便迅捷的校园网络,教室安装有网络接口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应用充足的宽带,建议连接到国家石油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国家、省、校级精品课程等网络优质资源,满足学生自主进行网络学习的需要,为学生毕业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为辅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位,培养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实践课为主的课程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任务驱动或项目化教学方法,按照任务完成的顺序组织教学,使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工学结合的课程以角色扮演法和案例教学法等进行任务资讯过程,以引导文法和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的决策和制定工作计划,以任务驱动法等指导工作任务的实施、检查与评估,重视发展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学习评价

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形式多样的评价、考核方法: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以考试成绩为主,平时考核为辅(包括随堂提问、课后作业、实践成绩、学习态度等)。吸纳行业企业和社会有关方面专家参与实践为主和工学结合课程的考核评价,实践为主的课程重视过程考核和成果考核。工学结合的课程注重职业能力考核与过程性考核。

(六)质量管理

教学实行院系两级管理。由一名副院长分管教学工作,教务处负责完成日常教学管理工作,负责制定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开展教学评估和检查,保证教学运行。系部负责日常教学的实施和管理,组织专业教师和教研室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建设。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形成教学检查制度、教学质量分析制度、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和“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同行评课、专家评质、社会评人”的五评制度。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的积极作用,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和各教学环节工作规范性文件,使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建立企业参与的校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根据顶岗实习情况,与企业领导和指导教师共同制定和执行顶岗实习管理和考核体系,加强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为保证顶岗实习的质量,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考核体系、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完善校企双方质量保障制度。


发布日期:2022-12-01